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文旅集團,各有關單位:

根據《杭州市余杭區農業農村局 杭州市余杭區林業水利局 杭州市余杭區財政局關于印發<關于深入推進余杭區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余農發〔2024〕87號)等精神,特制定《余杭區主要農作物病蟲害植保社會化服務實施細則》。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杭州市余杭區農業農村局         杭州市余杭區財政局

  2025年6月19日



余杭區主要農作物病蟲害植保社會化服務實施細則



根據《浙江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等法規,為深入貫徹《關于深入推進余杭區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精神,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余杭區主要農作物病蟲害植保社會化服務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一、服務組織錄入

(一)范圍

按照有關規定組建,有明確的主體資格,包含植物保護、病蟲害防治、有害生物防治、植保社會化服務、統防統治、飛防服務等經營范圍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公司等農業服務組織(以下簡稱服務組織)。

(二)條件

1.同意在植保主管部門及官方平臺登記,并確保正常運行。

2.未曾出現坑農害農群眾投訴事件,未被各級官方平臺列入失信名單或各類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無政府采購違法失信行為信息記錄,在經營活動中無其他重大違法記錄。

3.全程具有與簽約面積相適應的專職植保員、安全員、管理人員、田間作業人員,辦公場所,物資儲存倉庫,高效植保器械及應急防控能力。

4.專職植保員具有植物保護等相關專業學歷或相關工作背景,其能力獲得過相關植保主管部門鑒定或認可。

5.具有健全的人員、財務、合同、作業、調查、檔案、安全生產等管理制度。

6.田間作業人員應全程投保工傷/意外傷害保險。

7.能夠獨立完成病蟲害植保社會化任務,積極參加交流和培訓,能配合相關部門的檢查、審核、監督和應急防控等工作。

8.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要求

開展服務的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應經主要服務鎮街核實是否符合服務條件等情況后,及時報送區農業農村局確認和公布。

二、開展服務

(一)服務內容與方式

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在鎮街指導下開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制定方案。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根據省市區植保部門病蟲防控方案,與服務對象協商后制定具體防控方案。

2.簽訂協議。服務組織與服務對象簽訂《余杭區主要農作物病蟲害植保社會化服務協議》。服務組織與有資質的農資供應商和飛防企業簽訂農資供應協議、飛防服務協議,實名購買藥械。

3.病蟲調查。在代表性田塊開展系統性病蟲發生調查,為服務區域內病蟲防控提供支撐。

4.技術培訓。每季作物組織不少于1次的植保技術培訓,確保服務對象全覆蓋。

5.病蟲防控。服務組織實名購買農藥,統一防控方案、統一防控標準,在省統防統治數字化平臺等業務系統上報防控記錄,及時檢查防控效果,對防治效果不到位的進行補治。

6.試驗示范。按規范開展農藥器械試驗,或開展整建制植保社會化服務防控示范。

7.檔案管理。分戶建立完整的田間防控檔案,并妥善保存5年以上;財務資料按相關規定歸檔保存。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制定的防控方案和服務協議,經鎮街審核同意后生效,并報區植保部門備案。

(二)服務管理

服務組織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確保制度、技術、人員、設備、材料、供應鏈管理等與服務作物和面積相適應,具備實時響應病蟲應急防控的能力。

服務組織、安全員等管理人員,農戶、植保無人機飛手等作業人員按照規范規程操作,對防控效果與環境影響進行調查評價,防止出現飄移藥害,人員、畜禽傷亡事故。

鎮街加強對服務組織、農戶的病蟲害防控指導,對服務能力、服務質量、安全生產、獎補資金使用等進行督導。

(三)驗收評價

1.驗收申報。當季作物服務完成后,服務組織按照《實施細則》和驗收通知要求填報相關材料,并一式3份裝訂成冊,在截止時間前連同掃描件遞交給鎮街和文旅集團。

2.驗收審核。各鎮街和文旅集團對種植和服務面積,人員和器械數量,病蟲監測和調查,服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與成效進行核實,并進行滿意度測評(附件1),蓋章確認后將材料報送區植保部門備案。

3.抽查評價。區植保部門組織有關業務專家組建檢查組,隨機抽取10個種植大戶(包括與其簽約的服務組織),通過查閱臺賬和現場檢查等方式,依據《負面清單》(附件2)進行評價。

4.結果公示。區農業農村局將驗收補助情況在余杭區人民政府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限為5個工作日。對公示期間提出的異議,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并反饋結果。

三、獎補資金

對符合條件的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戶進行獎補,水稻每畝分別獎補30元、40元,小麥(油菜)每畝分別獎補10元、20元。抽查到的農戶及其服務組織按負面清單扣分評價情況(發現清單上問題1次扣1分)結算最終獎補資金,原則上每扣1分相應降低1元每畝補助標準。

服務組織應將獎補資金用于農作物有害生物調查、普查、試驗、示范、防治、培訓、會議、宣傳、交流、安全防控、應急演練等相關工作的材料、服務和勞務支出。

四、有關說明

(一)服務組織的服務資格在本《實施細則》有效期內有效,發生負責人、專職植保員、經營場所等重大變更需重新登記,發生重大變更而未重新備案的,不予財政補助。

(二)區植保部門、鎮街應在以下方面為服務組織提供支持:

1.指導病蟲害識別、調查、防治與試驗示范;

2.組織交流與培訓;

3.提供智能化病蟲監測設備和數字化管理系統;

4.擇優推薦申報示范性、星級植保服務組織等榮譽。

(三)服務組織申請獎補面積超出協議面積,且達到增配病蟲監測點等要求未在服務開始前落實到位的,面積超出部分不予獎補。

(四)服務組織、農戶、農資供應單位、飛防組織及相關人員和單位未按照服務協議履行服務,或以不正當手段收取防控費用或騙取財政獎補資金,由鎮街予以批評教育和限期整改;情節嚴重且整改不到位的,2年內不得實施余杭區植保社會化服務及享受相關獎補政策;構成違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五、附則

(一)余杭區主要農作物特指水稻、小麥、油菜等3種糧油作物。

(二)本《實施細則》未規定的,按《浙江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等法規和上級政策中的有關條款執行。

(三)本《實施細則》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由杭州市余杭區農業農村局負責解釋。《關于印發〈余杭區農作物統防統治服務管理辦法〉的通知》(余農發〔2020〕67號)同時廢止。



附件1

余杭區植保社會化服務滿意度測評表


                                                                                                                                                       被測評服務組織名稱:                                  

編號

項目評分

評分依據

得分

1

收費(10分)

收取費用的合理性。


2

防控方案(10分)

防控方案是否符合上級方案和病蟲情報要求,是否有區域、品種、耕作模式等針對性。


3

組織培訓(10分)

是否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受眾對培訓的滿意程度。


4

調查監測(10分)

病蟲調查和監測結果是否準確,通告農戶是否及時。


5

藥械設備(10分)

組織的藥械是否質量可靠。


6

人員配備(10分)

植保人員、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是否齊全,專業。


7

防控效果(30分)

病蟲防治是否有效。


8

服務保障(10分)

安全生產,勞動保障等是否健全。


總分


                                                                                                                                                                                                                                                                                         xx鎮街(蓋章)

附件2

余杭區《植保負面清單》評分表


序號

負面問題

扣分

1

病蟲監測調查數據瞞報、謊報、遲報的;


2

擅自關停、變更病蟲監測點,測報員配備不符要求的;


3

和服務組織發生合作糾紛,不參加或開展培訓指導等有服務投訴情況的;


4

發生病蟲防治藥害、農藥中毒、農藥泄漏事故、農藥殘留超標或植保器械事故等安全生產事故的;


5

發現病蟲害損失率超過20%的;


6

農藥、植保無人機等使用不規范的;


7

田間植保檔案等記錄不規范的;


8

滿意度評價較差的;


9

不接受業務監管部門監督指導的;


10

被媒體等平臺曝光產生不良影響的。


合計


                                                                                                                                                           檢查組員簽字:


余農發〔2025〕78號 關于印發《余杭區主要農作物病蟲害植保社會化服務實施細則》的通知.doc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