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萌體育俱樂部球員(中)正在比賽中
陳軍正在拍攝比賽錄像
(記者 金一清)“去年,我建議余杭足協學習歐洲賽制模式,做好全年比賽計劃。”天萌體育俱樂部教練Marnix Renders告訴記者,“他們很快回復我‘Yes’,還說一直在推進。今年不僅比賽多了,質量也大大提高。”
6月15日,Marnix Renders帶領球員來到位于余杭街道溪塔村的“嗨公園”橋下足球場,參與第六屆中國城市少兒足球聯賽(余杭賽區)U9組別的最后一日賽程。
本次聯賽是余杭首次引入的國家級足球賽事。余杭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8月,全國總決賽將在余杭舉行,屆時會吸引各賽區約1000名足球精英小將參與。
綠茵場上,天萌體育俱樂部球員何舟笠盤帶、過人、射門一氣呵成,是球隊的主力。何舟笠今年9歲,自稱是“小快靈”打法。他雖然身材瘦小,但憑借速度快、思路巧的優勢,打入了不少漂亮的進球。
場邊,一個長約2.5米的云臺上夾著一臺手機。云臺會隨著運動員的跑動情況,左右轉動——球員家長陳軍正使用AI自動跟拍云臺將全場比賽記錄下來。
“每場比賽我都會拍,不僅是為了記錄留念,更是為了做賽后技術分析。”陳軍說,這幾年,余杭的足球氛圍越來越濃,隨之而來的是大家競技水平的提高和訓練方式的科學化。
平時每場比賽,教練都會找陳軍要比賽視頻,然后叫上小球員們一起分析。“賽后分析并針對短板加練,在下一場比賽,就能看到孩子們的進步。”陳軍說。
天萌體育俱樂部創始人Joy坦言,創建俱樂部的初衷是為了讓足球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成長。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獲得感,俱樂部邀請比利時A級青少年足球教練Marnix Render。
賽場上,不時傳來Marnix Render用英語指揮球員站位,他說:“這次比賽體驗很棒,國際化味道也很濃。”
余杭不斷優化足球賽事設計,賽事不僅要多,更要科學,這樣才能讓足球事業行穩致遠。據區足球協會統計,2024年余杭共舉辦1834場足球比賽,平均每天有5場,而2023年只有770場。
火熱足球氛圍的背后,是余杭校園足球體教融合模式和完備的足球設施。近年來,余杭各中小學廣泛開展校園足球基礎教學課程、組織競賽活動,確保各校標準足球場覆蓋率100%。余杭也成功入選“深化校園足球改革試點區”,32所學校獲評全國、省、市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同時,我區充分運用“金角銀邊”,高質量推動嵌入式體育場地建設,盤活城市空間。瓶窯鎮余杭文化中心樓頂籠式足球場、余杭街道中南村景秀灣多功能運動場、良渚街道新港村文體活動中心等相繼入選省級基層體育場地。
“今天的比賽場地就是利用‘金角銀邊’的好例子,溪塔村用高架橋下面的空間搭建的這個活動空間,不僅有足球場,還有乒乓球場、兒童游樂區域等,周邊居民走出家門就能踢球。”余杭區足球協會秘書長 趙潔松說,余杭還有浙江首個6萬座專業足球場正在建設,一天一個樣,建設得很快。
就在6月14日,趙潔松口中的足球場建設項目首榀重約27噸的屋蓋鋼桁架吊裝成功,標志著杭州余杭國際體育中心專業足球場項目正式進入全專業工程施工階段。
“等到6萬座專業足球場建成,余杭的足球事業的國際化程度將更高,群眾的足球氛圍也更加火熱。首次引入國家級足球賽事是一個新的起點,余杭將不遺余力助推余杭青少年足球高質量發展,推動打造余杭“未來足球城”、加快建設國際“賽”“會”之城新中心。”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