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余杭區中小學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及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體育工作,大力推進學生體質健康素質提升,持續打造“五育”特色品牌,辦好人民滿意優質均衡的“美好教育”。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全區學校總體情況

全區現有各類學校172所,其中普高(含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4所,公辦5所;職高2所,均為公辦;初中(含九年一貫制學校)26所,公辦20所;小學43所,公辦42所;幼兒園87所,公辦44所。全區現有在校生166416人,在職在編教師7570人,專兼職體育教師730余人。

二、不斷深化教學改革

(一)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豐富陽光大課間活動

余杭區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體育課程,確保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各校認真落實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結合學校自身特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

(二)優化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

圍繞“教會、勤練、常賽”指導思想,積極推廣“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健康觀。高中階段體育課程要求進一步發展學生運動專長,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全人格。職業教育體育課程要求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培養身心健康的技術人才。結合余杭區地方特色和學校實際,開發了豐富多樣的體育校本課程,如十八般武藝、三棋、三跳、排舞等,豐富了體育課程資源,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參與性,形成學校標志性的特色。

(三)強化學校體育教學,組織開展體育訓練

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余杭區堅決落實新課程的實施,每年暑期組織課標理論考試,上課按照單一動作、組合練習、實踐比賽的模式組織課堂教學,體育課更強調運動量和練習密度,球類教學與實戰結合,對掌握動作有保證。關注學練標準和運動量的次數和時間,減少不必要的講解。健全體育鍛煉制度,廣泛開展普及性體育運動,要求學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學生運動會或體育文化節,組建體育興趣小組、社團和運動隊,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常規課余訓練和體育競賽。確保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四)健全體育競賽,打造特色品牌

余杭區教育局每年組織區級中小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競賽活動12余項,各項比賽采用裁判長負責制和學校承辦制,嚴格執行運動員資格審查,保證比賽公正公平,保障有力,運行良好。各項賽事同時受到了省市體校的關注,長期為他們輸送好的運動苗子。2024年余杭區持續打造在區內乃至省市范圍內有影響力的“余杭教育足球”品牌,余杭區每年開展各級別(區級、校級、班級聯賽)足球賽事1000余場,為了進一步夯實校園足球聯賽,每年3-6月還舉行小學生男子甲組校園足球超級聯賽,豐富了校園足球文化,增強了學校、學生、家長和社會對足球運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營造了更加良好的足球氛圍。余杭區以陽光體育工程為抓手,協同推進改革創新,全面深化體教融合,積極探索足球發展新模式,構建了“政府引導、學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校園足球發展新格局。

(五)創新體育人才培養,探索市隊聯辦模式

為全面落實余杭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奮進計劃,推動我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響余杭優質教育品牌,全面落實余杭“雙減”工作,推進“五育并舉”。為此,2022年區教育局小學教育科出臺《余杭區五育并舉星級特色學校評比創建方案》,2024年也將根據各校上報材料評選出區級體育特色學校。瓶窯中學與高校合作創體育特色班,2024年成績斐然,為國內各大高校輸送大量體育人才。余杭區為進一步在體育領域整合資源、提升競技體育水平,積極探索市隊聯辦模式,2024年共有7個項目7所學校有意愿參與市隊聯辦,通過這種模式提升學校該項目競技水平。

三、全面改善辦學條件

(一)配齊配強體育教師,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余杭區根據《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相關要求,全區所有學校實現專兼職體育教師規范開展體育教學工作。2024年余杭區共有587名專職體育教師,149名兼職體育教師,國家健將1人,全國、全省冠軍20余人,2024學年新招體育教師29人,確保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為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余杭區認真組織教師培訓工作,包括新教師培訓、排球、乒乓球三期 90 學時培訓,籃球、足球、排舞、健美操裁判員、教練員短期培訓4次,455人參訓。2024年余杭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十多人次的論文、課題在省市獲獎或發表。

(二)加大體育教學經費投入,改善場地器材建設配備

2024年余杭區加大體育教育投入,學校硬件設施保障到位,尤其是每年新建學校均按現代化,高標準要求建造,滿足各校常規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為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對硬件設施設備的需求,對部分西部學校體育場館、田徑場等運動場所進行了修繕,補足體育器材。截止到2024年底,余杭區共有田徑場94塊,其中建有400米標準田徑場17塊,籃球場347片,足球場118片,排球場122片,器械體操、游戲區域面積7.935萬平方米,擁有體育館79個,游泳池9個,學生體質測試室114個,體育器材達標學校數74所。2024年度據不完全統計全區體育經費支出4717.25238萬元,其中體育場地經費支出2452.2207萬元,體育專用器材經費支出1622.01835萬元,體育工作經費643.01333萬元(以上數據為今年的報表統計)。體育場地的新建、修繕和體育器材的添置極大提升了體育教學質量和運動訓練水準。同時余杭區所有學校體育場館均面向社會定時免費開放,提高體育場館開放程度和利用效率。

四、積極完善評價機制  

(一)做好全員體質健康測試上報工作

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每年下半年認真組織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并上報國家體質健康網,確保測試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2024年全區共有121300名學生參加體質健康測試。

(二)做好體育技能抽測和體能素質抽測工作

為了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規范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行為,豐富體育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身體健康,2024年6月,組織余杭區義務段四、五、七年級體育技能抽測,全區2618名學生參加抽測,合格率達到99%以上。9月底,組織余杭區中小學體能素質抽測工作,全區共有6862名學生參加抽測,抽測全區平均分105.17分。年前我們還將體能素質抽測結果公布,劃分等第,作為考核學校的依據。

(三)完善體育教師崗位評價

余杭區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體育教師素質的第一標準。圍繞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完善體育教師績效工資和考核評價機制。將評價導向從教師教了多少轉向教會了多少,從完成課時數量轉向教育教學質量。將體育教師課余指導學生勤練和常賽,以及承擔學校安排的課后訓練、課外活動、課后服務、指導參賽等計入工作量,并根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競賽成績,作為績效考核依據。完善體育教師評聘標準,確保體育教師在職務晉升、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優化體育教師崗位結構,暢通體育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做好體育教師表彰激勵工作。

(四)建立體育專項督導制度

余杭區全學段建有體育專項督導制度,通過督導可以有效地評估學校體育設施的配備情況,促進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優化利用,專項督導對于體育課程的設置和教學質量起到監督和改進作用,保障學生接受全面、科學的體育教育。

五、下一年度發展思路與整改措施

(一)加強對學校體育課程開設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體育課程開齊開足開好。小學做好課間15分鐘的試點工作,個別小學低段試點每天一節體育課。

(二)加大體育教師招聘和培訓力度,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每年繼續完成一定數量的運動場館維護和修繕,確保學校正常體育活動開展。

(三)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024年,杭州市余杭區中小學體育工作在改革創新中不斷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努力推動余杭區中小學體育工作再上新臺階,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