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文件,為推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在教育部“美育浸潤行動”引領下,余杭區教育局立足區域特色與實際,依托良渚、運河、徑山和雙千年古鎮深厚的文化藝術,打造余杭美育發展“新中心”,充分發揮中國美院、浙江音樂學院、杭州師范大學等高校資源優勢,推動藝術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加強美育頂層設計,實施“余韻”美育工程,構建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具有余杭辨識度的美育課程“新體系”,打造美育活力課堂和藝術展示空間,開展不同層級、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全面實施余杭“美育浸潤行動”,以美育人、向美而行,將美育融入教育活動各環節。全面開展“五育并舉”特色星級學校創建,持續打造多維立體、“矩陣式”美育標志性成果。與團區委、區文旅共建“家門口青少年宮”、優秀藝術傳承學校。
一、基本發展概況
(一)整體思路:余杭區以“余韻”美育工程為契機,立足區域特色與實際,建立美育發展“新中心”,實施美育浸潤“新行動”,打造美育特色“新名片”,致力于實現美育培根鑄魂、溫潤心靈的目標。
(二)重要部署:余杭區教育局開展“五育并舉”特色學校評比創建活動,鼓勵各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整體推進、特色發展,積極培育藝術特色學校,提升學校辦學內涵,打造優質教育品牌。
(三) 實施成效:在2024年,余杭藝術教育勇攀新高,獲得了全面大豐收,呈現出蒸蒸日上、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倉前小學、中泰中學、瓶窯中學等多所學校學生藝術作品全國獲獎;2024年,藝術節省市獲獎128項創新高,榮獲省市兩級中小學藝術節優秀組織獎;浙臺兩岸美學教育交流廣受贊譽,在余杭區第23屆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中,余杭學子展現出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表現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藝術新苗,藝術教育成為余杭的一張“金名片”……
余杭區有6所學校榮獲“余杭區第二批中小學‘五育并舉’特色學校(藝術特色學校)”表彰。如良渚古墩路小學的“上善育人?項目化美育”探索出進階式美育實施路徑,在浙江省藝術節中獲得一等獎;良渚第二小學以陶藝項目為突破口,開發精品課程,學生在省市區各類陶藝比賽中屢獲佳績。
二、典型做法及經驗
(一)政策保障方面:余杭區教育局制定了相關政策,鼓勵學校開展美育特色建設,并在考核、評比、師資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例如,對積極開展美育活動、取得突出成績的學校給予表彰,在學校考核賦分的時候給予加分,在“五育并舉”特色學校評比創建活動中,優先考慮藝術特色學校評比,為特色美育品牌學校提供展示平臺和發展機會。
(二) 機制優化方面:建立了美育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區美育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指導。同時,各校完善了美育課程體系,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如海創小學通過“特色課程+特色活動”結合的方式,打造了50多門藝術特色課程;五常中心小學充分挖掘當地西溪文化特色,將音樂、美術、武藝結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西溪印記”特色美育品牌。
(三)價值導向方面:強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和人文精神。例如,瓶窯鎮第一小學以苕溪區域優秀文化為底蘊,著力培育“苕溪藝韻”特色品牌,通過以“書”修品,以“畫”養德的方式把“詩禮文化”播進每個學生的心田;仁和中心小學致力于非遺文化“高頭竹馬”進校園,打造“學校藝術特色”的仁小樣板,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困難挑戰及對策思考
(一)困難挑戰:一是美育師資力量存在不足,部分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學校,美育教師數量短缺,專業素養有待提高;二是美育課程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課程內容的豐富性和創新性還需加強;三是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不夠完善,家庭和社會對學校美育工作的支持和參與度還需提高。
(二)對策思考:加強美育師資隊伍建設,通過招聘、培訓、教研等方式,提高美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建立美育教師激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美育教學和研究。完善美育課程體系,結合區域文化和學生需求,開發具有特色的美育課程,加強美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探索跨學科美育教學模式。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通過舉辦家長學校、開展社區美育活動、建立校外美育實踐基地等方式,引導家庭和社會積極參與學校美育工作,形成育人合力。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劃優化調整以來,區教育局高度重視藝術教育,不斷強化“以美育人”的工作意識,積極營造“以美化人”的校園氛圍,持續豐富“寓文寓美”的教育資源,努力打造“以美潤心”的精品課程,持續搭建“美美與共”的展示平臺,充分發揮美育培根鑄魂、溫潤心靈的功能作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藝術,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承載著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夢想。我們將構建一個“大美育”環境,堅持面向人人的美育工作,把空間打造、課程教育、藝術實踐、校園美育活動融于一體。在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變得更加陽光、更加向上,也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