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瑋逸) 教育部日前公布2024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余杭區位列其中。這是繼去年榮獲“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之后,又一重量級國字號榮譽,標志著余杭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水平發展獲得國家認可。
通過市、省、國家層層驗收,余杭教育高分“答卷”究竟有何精彩之處?
聚焦項目建設,拓展資源供給。近年來,針對制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難點痛點和堵點,余杭區精準施策,逐一破解:實施義務段學位攻堅行動,化解個別學校大校額問題;成立教育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科學合理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工作;采取轉換使用功能、打通擴建教學空間等方式,提升學校布局合理度、建筑利用率;創新整合社區、學校資源,探索“學校+社區”協同育人模式,破解學校場室不足難題。行政區劃調整以來,余杭新投用40個義務教育學校項目,新增學位數58305個、校舍面積135.46萬平方米。2024年,我區投入4.31億元提升改造49所學校,更新69所學校設施設備。
聚焦外引內培,強化師資保障。余杭用好人才新政、抓好梯隊培育,以“兩個強化”促進師資力量全域均衡分布。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余杭深入推進“璞玉”“琢玉”“潤玉”“良玉”“美玉”五大培育工程,持續發揮由省市名師名校長領銜的69家名師工作室輻射引領作用,選拔工作室成員679人專項培養,實現各學段、學校、學科全覆蓋,部署啟動54位學員“領軍領航”名師培訓項目。2021年以來,全區累計新增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10人,增量居全市第三;新增市級以上名優教師478人,占比實現倍增。強化教師引留工作方面,余杭加大教師用編保障,面向全國選聘名優教師,開展“名校人才直通車”等線下活動,深化“區管校聘”改革,強化師德負面清單管理。近三年,我區新增義務段教師1124名,2024年以來已成功招引名優教師62人,其中特級正高教師5人。
聚焦點面互融,提高辦學品質。近年來,余杭持續深化“三優行動”,聚焦“優教”提質、“優師”育才、“優研”賦能,組織全區公辦中小學開展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研制與落實的專題培訓、專家函詢、針對性的二次指導等活動,引領學校積極創建全區中小學“優教”規范校、品質校、標桿校。同時,余杭以“名校領辦”“名高校托管”“名校長領銜”為三大方向,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統籌推進合作辦學28個局本級項目、7個平臺鎮街項目。新增落地實施“錦繡育才”“未來教育”“浙大教科”三大項目,目前已基本形成“浙師大、杭師大、浙外、首師大附屬、杭二學軍、文瀾、天元、理想未來、育才、浙大教科”十大體系,全區名校集團化覆蓋率達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