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陳堅) 一家作為清潔能源技術供應商的余杭企業,與歐洲和南美客戶簽訂了大額訂單,需要大量墊資,手頭缺錢。同時,該企業計劃到中東地區投資,但在投資合規審查等方面缺乏經驗,心里沒底。為此,該企業通過“余省心”平臺反映困難,希望得到政府指導與支持。

獲知企業訴求后,余杭區商務局迅速響應,并在深入對接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既緩解了資金燃眉之急,又助力企業開拓市場。

該案例是余杭區破解企業出海難題,推動外貿量質齊升的一個縮影。通過打造出海新陣地,培育出海新業態,構建服務生態圈等系列舉措,2024年,余杭區出口實現逆勢增長,對外貿易呈現量增質升態勢:全年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537.3億元,增長21.2%。其中,出口499.1億元,增長19.8%;進口38.1億元,增長43.6%。

針對眾多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面臨的資金短缺、合規風險、市場開拓難等棘手問題,余杭區專門組建“企呼我應”解題團,由區商務部門牽頭,采取部門聯動、市區聯動、政企聯動等舉措,打出一套“余商出海”組合拳,助力企業“出得了海”“放心出海”“省心出海”。

2024年以來,我區已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數貿會、墨西哥暖通制冷展等團組26個,累計參展企業300余家次,獲得意向訂單超120億元,全力助推余杭制造、余杭品牌走向世界。

新業態是出海生力軍。對此,余杭區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招引培育新能源領域企業十余家,持續擴大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和電動汽車等“新三樣”出口。2024年,我區“新三樣”出口超2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高于全區平均出口增速30個百分點。“余杭制造”品牌建設同樣成效顯著,目前全區已打造19個“浙江出口名牌”、20個“杭州出口名牌”。培育省級內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12家,內外貿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改革試點1個。

深化為企服務,才能筑牢外經貿“壓艙石”。2024年,區商務部門主動打造外貿企業服務生態圈,用好企業服務矩陣。全年共服務企業800家次,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200余件。持續開展外經貿合規培訓,覆蓋企業超110家次,切實化解源頭風險。建立健全“區—平臺/鎮街—園區”三級服務機制,對全區100家外貿重點企業開展常態化的外貿運行監測,進一步完善及時預警、有效響應、精準幫扶的工作體系。與全區近20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協議,幫助外貿企業解決融資缺口近千萬歐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