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宋晗語 陳名) “我們很早就起來干活,有時顧不上吃早餐。能在這里坐下來吃上一頓愛心早餐,心里暖暖的。”在余杭區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來自河南的快遞小哥和同事們吃著免費早餐開心地說。
12月6日,余杭“職”引未來助共富媒體采風活動開啟,10余家中央媒體與省內主流媒體記者先后走進余杭區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國家級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余杭園區、“鸕鳥味·道不完”共富工坊和余杭經濟開發區青禾驛站,實地探訪具有余杭標識的高質量就業創業成果,感知余杭共富新溫度。
近年來,余杭區針對網約配送員群體等新就業群體,持續完善“1+17+N”服務矩陣,與企業商戶聯合打造“小哥友好”商家聯盟,形成“小哥服務地圖”,提供休憩場所、用餐折扣等服務;推出“小哥能量站”“小哥食堂”“小哥公寓”“小哥信貸”4大暖心項目;持續發揮工會力量,建好“小哥學院”,覆蓋學歷提升、急救培訓、直播培訓等內容。“當時去公司面試騎手時,對方問我能不能吃苦,我記得自己是這么說的,只要不跟我談學歷,我有信心能勝任這份工作。”來自貴州的小張是一名盒馬快遞小哥,他說,總不能一輩子跑快遞,還是要提升一下學歷,現在這里有成人學歷提升,機會難得必須把握住。
在黨群服務中心一臺就業一體機引起記者們關注。該平臺內發布各種求職信息,薪資包含月結、周結甚至小時結靈活就業信息,求職者可以在該平臺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的工作。近年來,余杭區針對靈活就業人員從“就業好”這一環節入手,打造“繁星式”零工服務驛站,聚焦靈活就業群體,在靈活就業數字化改革全省試點的基礎上,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零工市場等相互補充,打造線上全領域靈活就業應用場景+線下全覆蓋零工市場新格局,加快構建以靈活就業重點群體幫扶為核心的高質量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區已陸續建成零工市場8個,線上“浙里找零工”專區和線下零工市場累計發布用戶數2680家次,發布崗位21206個次,求職人員22100人次。
據了解,作為杭州“四好就業”服務體系部分創新型舉措的實施試點區縣之一,余杭聚焦科研人員、高校畢業生、高素質農民、新業態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出臺一系列政策,向社會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余杭正在竭盡所能為重點群體提供支持,讓更多勞動者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實現他們的職業夢想。余杭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就業創業這個“小切口”上發力,余杭不僅形成了眾多具有余杭辨識度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成果,還讓共富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余杭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可感可及。